每周政策2024年9月第四周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
征集方向
(一)质量管理能力
落实《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推动企业贯彻实施GB/T 19000、GB/T 19004、GB/T 19024等先进标准,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不断提高质量改进能力,实现质量效益有效提升。征集方向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树立追求卓越的质量理念,确保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发挥企业最高管理者作用,优化质量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调动全员参与质量提升,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的解决方案。
2.企业持续成功的能力。贯彻实施GB/T 19004等先进标准,持续健全制度机制,建设质量文化,创新方法应用,加强过程识别、管理和验证,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模式开展持续改进,确保达成质量目标、实现持续成功的解决方案。
3.质量管理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实施质量预防和改进,推进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开展数字化质量追溯,实现生态圈质量协同、开放合作、模式创新的解决方案。
4.全过程质量绩效水平。依据GB/T 19024等标准,有效识别质量绩效指标,采用先进质量方法工具,加强对用户满意度、产品合格率、平均缺陷率、质量损失率、市场占有率等关键指标的度量、监测、分析和评价,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财务和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
(二)质量技术创新应用
围绕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实施持续改进的紧迫性,加强质量技术创新,开展质量设计技术、质量控制技术、运维保障技术等攻关和推广应用。征集方向包括:
1.质量设计技术。聚焦企业产品设计需求,结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研发质量设计与仿真试验工具,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关键质量指标设计优化的解决方案。
2.质量控制技术。聚焦企业生产与检测过程质量控制需求,加强全流程质量在线监测、检测、诊断与优化等技术应用,研发工艺监控、质量检测、设备远程监测等方法和工具,提高生产与检测过程一致性、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3.运维保障技术。聚焦企业服务需求,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研发智能监测与反馈、远程故障诊断与维护、个性化服务与优化等方法和工具,增强用户互动与体验的解决方案。
4.供应链管理技术。聚焦企业供应商管理需求,采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研发供应链全过程质量数据采集、集成、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实现全链条质量协同的解决方案。
(三)可靠性提升
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实施可靠性“筑基”和“倍增”工程,推动产品可靠性提升。征集方向包括:
1.可靠性管理。企业通过可靠性工作计划、可靠性评审、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故障审查组织、可靠性增长管理等实施应用,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龙头企业等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可靠性指标传递机制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
2.可靠性工程技术。通过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验证、可靠性仿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可靠性等方法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
3.可靠性工具。通过开发多应力综合验证、耐久性试验、计量测试等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可靠性软件工具或改造升级试验检测设施等,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
4.可靠性“筑基”和“倍增”攻关。通过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先进基础工艺的可靠性攻关,实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关键指标和水平提升的解决方案。
(四)品牌建设
贯彻实施GB/T 38372、GB/T 29187、GB/T39654等先进标准,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建立品牌战略,实施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征集方向包括:
1.品牌知名度提升。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品牌定位一致,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融入品牌建设过程中;开展市场定位、渠道建设和维护等多种市场营销活动,推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品牌建设经验做法。
2.品牌高端化飞跃。创新升级品牌战略,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和创新,产品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升级换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高端定制化服务,打造产品质量好、品牌美誉度高、文化底蕴深的高端品牌经验做法。
3.品牌国际化彰显。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完备,研发、采购、生产、品牌建设推广、售后服务一体化体系构建完善,品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强,品牌国际交流效果良好,品牌研究和标准化活动国际合作水平高,全球消费者认同度不断增强的国际品牌建设经验做法。
二、珠海市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需求和重点场景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根据有关工作部署,我省拟开展专题产业应用场景招商对接活动,现场发布应用场景需求。为做好活动组织工作,现开展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需求和重点场景案例征集工作,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请各区(功能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征集工作。
征集内容为人工智能方向的应用场景需求和重点场景案例。应用场景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典型实践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无知识产权纠纷,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内容。
三、关于开展2024年东莞市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遴选的通知
一、遴选名额
原则上评选东莞市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20家以上,东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东莞市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各30名以上。2023年已获奖的企业和企业家不重复参与评选。
二、遴选条件
(一)东莞市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
企业须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外商独资及控股之外的企业法人,在莞稳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信用信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东莞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二)东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在我市依法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中连续3年以上担任董事长、董事会(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总裁、总经理等企业主要负责人,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上。企业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具有突出的创业创新实践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公众形象。
(三)东莞市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在我市依法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中连续3年以上担任董事长、董事会(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总裁、总经理等企业主要负责人,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企业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具有突出的创业创新实践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公众形象。
四、江西省关于第一批省级“产业大脑”名单的公示
五、关于征集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一、征集方向
聚焦推进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征集工业节能、信息化领域节能、工业节水、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减污降碳等6大方向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
(一)工业节能。包括工业节能技术、高效节能装备和产品。①有关行业广泛应用的生产过程节能新工艺或工艺替代技术,重点工序或关键设备革新优化技术,工艺系统集成优化技术等。②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业绿色微电网、储能应用、氢能高效制备及利用、原燃料替代等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③系统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技术等能源回收利用技术。④能效指标达到或优于相关国家标准1级能效等级的量产装备或终端产品等高效节能装备和产品。高效节能装备包括高效电动机、变压器、工业锅炉、风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泵、塑料机械、内燃机等。高效节能产品包括电动洗衣机、热水器、空气调节器、热泵、吸油烟机、燃气灶具、电饭锅、微波炉、洗碗机、空气净化器、电风扇、换气扇、显示器、智能坐便器等。
(二)信息化领域节能。包括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重点用能设施节能提效与绿色低碳相关技术、装备和产品。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能量流、物质流等信息采集监控、智能分析、精细管理、系统优化,提升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的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装备和产品等。
(三)工业节水。包括废污水再生利用、高效冷却或洗涤、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用水智能管控等节水工艺、技术、装备,水环境敏感地区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等。
(四)先进环保。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和药剂、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环境污染防治设备专用零部件、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重点领域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鼓励重点推荐脱硫、脱硝、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及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装备,高盐工业废水、电镀废水、垃圾渗滤液等水处理技术装备,污泥高效脱水及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水污染和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垃圾焚烧飞灰、铝灰处理等技术装备。
(五)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工业固废减量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四大类别。工业固废减量化主要是指有关行业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主要是指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冶炼渣、化工渣、废石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设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主要是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机动车、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纸、废旧纺织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废玻璃、废旧光伏组件、废旧风机叶片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艺技术设备。再制造领域主要是指废旧工程机械、机床、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办公设备等机电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再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
(六)减污降碳。包括碳减排、污染协同治理、清洁生产三大类。碳减排主要是指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封存技术(BECCS)等技术、装备和产品。污染协同治理主要是指工业水污染治理、工业烟气治理、VOCs治理、氨逃逸、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污染物源头控制等技术、装备和产品。清洁生产主要是指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技术,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利用、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等技术、装备和产品。
六、关于征集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对象的通知
一、中试平台要求
制造业中试平台是由企业、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市场机制为牵引自愿建设、自主结合,为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的法人实体,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中试服务包括技术研发转化、性能工艺改进、工艺放大熟化、产品型式试验、产品性能测试、小批量试生产、仪器设备共享、设备应用验证等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
二、重点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等5个行业39个方向(附件2)的专业性中试平台,以及围绕产业共性需求的综合性中试平台。
三、征集条件
1、平台主体或依托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地、主要办公场所、科研场所和中试平台均在本省,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
2、具有必要的中试场地条件、验证设备。具备独立的场地,专业的中试生产线设备、中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测和产品性能检测设备。
3、拥有专业的中试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对相关领域中试研究工作熟悉,能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试研究方案和规程,具备中试研发服务能力。
4、具有技术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衍生孵化、中试服务成效显著,有规范的服务流程、明晰的收费标准、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5、具备必需的安全、环保设施装备。符合国家和我省安全、环保要求,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软硬件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要求。
6、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健全的管理制度,建设运营主体和法定代表人近三年内未发生司法、行政机关认定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如有失信行为需已完成修复。
七、2024年度江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名单
江西麦可罗泰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